◇楊亞爽
午后,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了,我倚著床,聽著窗外如鋼琴叮咚般悅耳的雨聲,捧一本錢鐘書先生的散文集《寫在人生邊上》。錢先生的書博大、精深、雅致,需心極靜極淡,方能恰好進入書的意境。
當然,這樣的午后,還適合讀唐詩、宋詞,或者《紅樓夢》,讀一切美的、雅的、超凡脫俗的文字,因為秋雨本身也是如此的詩意、出塵、沉靜。遙想當年,詩人和詞人,對著綿綿秋雨,迸發出多少靈感的火花啊。“梧桐更兼細雨,到黃昏、點點滴滴”,這秋雨是寂寞的;“空山新雨后,天氣晚來秋”,這秋雨是明澈的;“相逢不語,一朵芙蓉著秋雨”,這秋雨是含蓄多情的。
秋雨不像春雨那般輕如毫毛,不似夏雨那般粗暴狠厲,也沒有冬雨的冷落蕭索,秋雨不緊不慢、不輕不重、不疏不密,最是怡然自得、揮灑自如。在秋雨的這般節奏中,讀書固是極佳,然甜睡亦是美事一樁。
記得有一次聽昆曲,昆曲老師開玩笑地說,昆曲最有催眠效果,如果你聽得睡著了,非但不能說昆曲無味,反而說明昆曲之獨特魔力。何解?因為昆曲的音律正好合了人心跳動的節奏,讓你聽得舒坦無比,渾身放松,微微沉醉,自然而然便被引逗得進入夢鄉。
竊以為秋雨清麗的音調也有這樣的魔力。書讀著讀著,在秋雨的伴奏下,瞌睡蟲便悠悠地來了,頭不自覺地點了幾點,書中的句子也忽然間斷了線,不知讀到第幾行第幾個字。索性把書一放,順勢躺倒,很舒緩地就進入了夢鄉。
夏之午睡最是令人焦躁,冬之午睡過于煩瑣,春之午睡來勢洶洶,少了一份嫻雅,還有哪種午睡比秋雨淅瀝時的午睡更甜美呢?而且,過于安靜的午睡,其韻味反而不及雨聲相伴的午睡,秋雨是可以營造“蟬噪林逾靜,鳥鳴山更幽”的氛圍的。
《菜根譚》有云:“花看半開,酒飲微醉,此中大有佳趣。”那么,秋雨天看書也不必正襟危坐,取一份慵懶隨意,聽雨、讀書、睡覺,不失為生活中的閑情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