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(記者 何晴) “以前辦理船舶開航手續,要跑4個部門、交18份材料、等20多天才能拿證;現在只需提1次申請、交9份材料,當天就能辦結。”近日,在市政務服務中心,周口一家航運企業負責人拿著剛辦好的證照,對新上線的“開航一件事”集成服務贊不絕口。10月31日,這項立足周口內河航運優勢的特色服務,正式上線我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“周到辦”APP,為港口經濟發展注入政務服務新活力。
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,“十五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,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更好發揮政府作用,構建統一開放、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,建設法治經濟、信用經濟,打造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,形成既“放得活”又“管得好”的經濟秩序。我市創新推出的“開航一件事”集成服務,正是對這一精神的精準踐行。
過去,船舶登記、營運證配發等5項業務分屬不同部門,流程割裂導致企業跑腿多、成本高,成為制約周口港口經濟活力的“絆腳石”。針對航運企業“購船—辦證—開航”流程繁瑣、多部門跑動、審批周期長等痛點,我市以政務服務創新破除市場發展壁壘,讓“有形之手”與“無形之手”協同發力。
我市以系統思維推進改革落地,將“開航一件事”納入全市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重點任務,由市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及市港航管理局牽頭,制訂專項實施方案,明確“清單化管理、項目化推進”工作路徑,通過“周調度、月通報”機制壓實責任,確保改革不走樣、見實效。
流程重構實現“減繁提質”關鍵突破。圍繞“減環節、減材料、減時限”,我市對開航全流程進行系統性再造,將原本分散的5項業務整合為“一件事”,打破部門職能壁壘;梳理整合申報材料,把18份材料精簡至9份,并配套標準化指南和電子模板;推行“一表申請、并聯審批”模式,取消不必要的審核環節,使審批流程平均簡化60%。
線上線下融合構建“全域覆蓋”服務網絡。線上,依托“周到辦”APP設立服務專區,企業可實現“指尖申報、進度查詢、證照領取”全流程網辦,不用跑腿即可辦完所有手續。線下,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置綜合窗口,配備專業人員提供“一對一”預審、代辦服務。線上線下同標準辦理,滿足不同企業辦事需求。
數字賦能讓改革紅利直達經營主體。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為樞紐,實現申請材料“一次提交、多部門共享”,證照“同步生成、全程可溯”。通過數字化手段固化流程、減少人為干預,用信息“網上流轉”替代企業“多次跑動”,最終實現船舶開航審批時限從20個工作日壓縮至1天;辦理次數從4次減至1次,企業綜合成本平均節約75%。
“‘開航一件事’是政務服務向特色產業延伸的成功探索,彰顯了‘有為政府’服務‘有效市場’的實踐成效。”市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將把“一件事一次辦”理念延伸至更多港口經濟關聯領域,持續深化流程優化和數據共享,以政務服務高質量賦能現代化周口建設。②3